行程4:惠蓀林場
惠蓀林場除了鳥類生態豐富外,
近年螢火蟲觀察也是重要賣點,
據調查其螢火蟲數量在台灣僅次於東勢林場及奧萬大在台灣排名第3,
可惜連日豪雨未能一睹盛況。
↑圖1 閃雨旁走在松風山步道。
↑圖2 松風山步道終點,雨大起來了。
↑圖3 雨未歇
回到研習中心雨未歇,雖撐有雨傘,長褲仍濕大半,還好穿了雨鞋,否則連布鞋也遭央。
↑圖4 雨中第一次見到「白龍船花」。
↑圖5 螽蟖。
晚間由郭東輝帶領做夜間觀察,
首要目標是蛙類,但其他生態也頗豐富。
↑圖6 面天樹蛙。
↑圖7 拉都希氏赤蛙。
↑圖8 莫氏樹蛙。
↑圖9 莫氏樹蛙。
↑圖10 螽蟖。
↑圖11 蝗蟲。
↑圖12 竹節蟲。
↑圖13 盲蛛。
↑圖14 戲水樂。
一整夜的大雨,天亮猶未歇,苦了遊客,樂了鴨子。
↑圖15黑冠麻鷺。
雨中不適合步道活動,只得在餐廳附近避雨的位置賞鳥,
還好餐廳附近鳥況還不錯,尤其台灣藍鵲,真讓人驚艷。
↑圖16 珠頸 鳩。
↑圖17 停在「喜樹」上的「樹鵲」。
↑圖18 台灣藍鵲。
行程5:清流部落
霧社事件結束,日本政府將賽德克遺族遷到此地集中管理,
歷史因素讓清流部落保有故事性,
電影「賽德克.巴萊」創歷史性賣座紀錄,
清流部落更是遊客超想造訪的旅遊景點。
↑圖19 魯道.鹿黑的家。
「魯道.鹿黑」與「比荷.瓦力斯」同是電影「賽德克.巴萊」劇中的角色,
飾演者分別是這戶人家的「曾秋勝」及「曾伯郎」父子。
↑圖20 魯道.鹿黑的家位在綠油油的稻田中。
↑圖21 賽德克.巴萊劇照。
↑圖22
手工織布是賽德克婦女的傳統手工藝,
這家女主人是少數仍具手藝的族人。
↑圖23
拍完電影,曾家二人未繼續演藝事業,
選擇回到老家從事農業(種植咖啡、楊梅等」及文化事業(部落文化體驗及民宿),
假人常有遊客來此品嚐咖啡。
↑圖24 少主煮咖啡專注的神情。
↑圖25 品嚐咖啡後與二位主角合影。
↑圖26 餘生紀念碑。
經曾先生介紹到此緬懷歷史。
↑圖27 餘生紀念碑內容。
↑圖28 防空洞現況,已成「盤絲洞」。
↑圖29 餘生紀念碑現址。
↑圖30 糯米橋。
橫跨北港溪,是歷史名橋,
回程停留拍照,山區大雨,水量豐沛,
拍照時仍下著雨,未有其他角度照片。
留言列表